当代年轻人,已经把“搞钱”二字刻到骨髓里了,具体表现为——有的是帮人节省时间或者提供便利,例如上门喂宠物,陪同看诊。有的是结合自身技能提供服务,像摄影师、美甲师等,还有的则抓住年轻人对仪式感和文化性的追求,通过针对性的产品设计来提供情绪价值。对品牌而言,年轻人的搞钱刚需,无疑是一个能够与其进行情感沟通的有效切口。但品牌除了要接住群体背后的情绪,还需更进一步思考如何“授人以渔”,只有让年轻创业者真正找到自己“搞钱”的优势,并给予切实、具体的支持,才能让这本“生意经”写得更长久。而就在刚过去的周末,1688在景德镇用一场特别的「搞钱艺术节」给出了自己的解法。
随着年轻人对多元爱好的不断深入,以及在科技和文化等不同领域的探索,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开始将自己的爱好、技能、审美等个性化内容与生意结合起来,让生意不仅是传统的买卖行为,更是一种表达自我的生活艺术。比如这场搞钱艺术节,就以“童话巡游+互动活动+艺术展览+摊位展区”的融合模式呈现出浓厚的文艺商业氛围。对此,狂人也总结了其区别于传统市集的三大创新点。此次的创意市集以全新的艺术节形式,既保留了传统市集的商品买卖空间,同时又创造性地开辟出开放、休闲的文艺氛围。大型巡游、音乐演出、陶瓷媒材公共艺术作品展、多元领域的摊区策展……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容将松弛氛围瞬间拉满,席地而卖的摊主和可爱小车摊,更是让人感受到温暖与亲近的社区感。值得一提的是,现场倒计时100分钟的“陶创大赏”拉胚共创把创造艺术的过程搬到了幕前舞台,近距离展示了不同的创意灵感,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的同时也放大了生意背后的艺术魅力。
据了解,此次搞钱艺术节特别邀请了陶瓷、文创、非遗等不同艺术领域的摊主艺术家。作品是他们独具个人风格特色的艺术表达,不仅带着他们独有的趣味和创意,更有对东方文化元素和美学价值思考的输出。像陶新制造展区的陶子,作品中有很多类似珊瑚、水母之类的海洋元素。她表示因为生活在不靠海的城市所以对海永远有一种向往,并认为海里的生物和陆地上的生物都是相似的。除了分享作品灵感,摊主们也大方传递了自己的生意经验、生活态度等。在这些真诚的分享中,我们看到了许多鲜活、充满热情的商业个体,而其也能引发更多相关爱好者的关注,将生意背后的热爱与激情传达给同样热爱生活的人们。在人与人的连接中不断丰富艺术氛围之余,也把生意变为一种social交友的生活方式。本次搞钱艺术节的许多活动环节都充分融合了景德镇的”瓷都“特色,例如前文提到的陶瓷艺术家拉胚创意舞台,由陶瓷装置艺术家带来的“瓷地共生”的艺术装置以及热爱瓷文化的青年主理人所带来的生意空间,都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与年轻创意的想法所结合,让历史悠久的瓷器艺术焕发新生。
作为陶瓷文化起源地,景德镇本身就有着文艺松弛的城市氛围,近年来更有许多“景漂”到这里追求艺术,玩泥“淘”瓷,把无数灵感创意转变为作品和生意,而这也与搞钱艺术节的精神不谋而合——只要有想法,有创意,就请尽情创造表达。
在景德镇,多品类的宝藏产品展现了与艺术高关联度的特色生意业态,这其实颠覆了不少人的认知——原来“为爱发电”也是可以赚钱的。但与此同时,在这条边玩边搞钱的路上,许多年轻创业者仍会遇到不少问题。对此,1688把视角聚焦到搞钱艺术节具体的摊主个体,洞察到生意的更大可能。首先是陶新制造展区的MandyWitch,主理人之前是在上海做广告,裸辞后选择在景德镇当“景漂”,成为了一名陶瓷艺术家。她的作品大多与插画形式结合,其中有一款魔镜盘子令狂人印象深刻,中世纪女巫风格与充满神秘色彩的童趣元素相结合,非常可爱。她的作品虽然每个都不同,但从风格定位上已经能够分为不同的系列。对摊主艺术家来说,如何将自己的生意从“散装”推向“规模化”,让自己的艺术创作被更多人看到的同时还能把创意做成更大的生意?这些摊主艺术家在创作时需要用到大量不同的基础材料,例如木材、水晶、贝壳等。
从摊主角度出发,如何尽可能便宜又方便地采购到不同材料是一大痛点。除此之外,制作过程十分耗费时间精力,面对供不应求的状况,艺术家怎么通过不卷体力的方式,让自己更加省时省力地实现作品量产?这些建立于生意长期发展下的问题,表明了创业者单打独斗的困难,以及拥有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的重要性。